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凉山火把节介绍

凉山火把节

凉山火把节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的大力神思惹阿比和地上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比赛摔跤。思惹阿比战败后上天拨弄是非,天神大怒,于是撒下众多害虫糟蹋庄稼,粮食颗粒无收,民不聊生。于是,英雄俄体拉巴率领人们点燃火把驱虫除害,最终战胜了天神。另一种传说:天神恩梯古兹派喽罗到人间收取苛捐杂税被杀后,为报复放出害虫祸害人间。俄体拉巴相邀大家用火把焚烧害虫以保平安,虽说法不一,但各地过火把节的时间是相同的,为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彝族,中国四川西部一个崇拜火的民族。人口150多万,居住在6万余平方公里的大小凉山。彝族人民繁衍生息在这片有悠久历史、古老文化、神奇传说的土地上,到今天还保留着最古朴、最浓烈、最独特的文化传统。火的民族、火的子孙,祖祖辈辈崇火、尚火、恋火的彝族先民认为火是生命的起点,火也是生命的终结。

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一年一度传统的重大祭祀性节日。但最初不过是彝族先民用打火把来驱虫辟邪、企盼丰收的民间习俗。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这种习俗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民间文化体育节日。为了欢度人战胜神这一伟大的胜利,人们相聚一个叫“日都迪散”的高原平坝(如今称火把场),狂欢三天三夜。馋嘴的阿衣(彝族小孩)等着吃过节的砣砣肉,爱美的阿米子(彝族姑娘)盼望过欢乐的火把节,每当节日来临,彝家山寨便忙碌起来,姑娘赶缝新衣彩裙,小伙子驯马、摔跤跃跃欲试,阿衣抱着雄鸡山野觅食;好斗的公牛不劳而获还享受他普(彝族老人)的特殊特遇。

  • 上一条: 莫力达瓦民俗
  • 下一条: 潮州“出花园”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雷波县民俗
  • 凉山火把节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的大力神思惹阿比和地上的大力士俄体拉巴比赛摔跤。思惹阿比战败后上天拨弄是非,天神大怒,于是撒下众多害虫糟蹋庄稼凉山火把节
  • 哥斯达黎加共和国(TheRepublicofCostarica),简称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东临加勒比海.面积5.1万平方公里,人口270万。以天主教为国教,哥斯达黎加的习俗礼仪
  • 义诺彝族民歌就是特指雷波地区的义诺民歌,是流传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义诺土语地区的传统民间歌曲。雷波自汉代置县,历代都是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完整义诺彝族民歌
  • “阿依蒙格彝族儿童节”是先民们为了抵御疾病对儿童的侵害而发起的节庆活动,在彝语北部方言所覆盖的大部分彝族地区都有流传。但由于种种原因,只有四川省雷波县谷堆乡彝族 “阿依蒙格”儿童节
  • 哥斯达尼加境内山峦起伏,河流纵横,人口306.4万,主要集中在盆地和中央高原地区,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三,人口构成是:白人和印欧混血人种占95%,黑人点3%。在这哥斯达尼加礼仪习俗
  • 彝族克智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口头论辩“克智”是彝族民间在婚礼、丧葬、节庆等场所以主客双方论辩手临场演述的一种诗体口承文学,是彝族民间语言艺术中内容最丰彝族克智
  • 口弦,又称“口琴”、“响篾”、“吹篾”或“弹篾”,在我国西南的诸多少数民族,尤其在彝语支民族中比较通行。傈僳族作为彝语支民族,其竹口弦制作历史久远。据考证,竹口傈僳族口弦制作技艺
  • 会理自古产红铜,铜器加工制作业自唐以来就十分发达,一直沿续至今。据文献载,早在东晋末年公元年,会理就有了铜冶炼,唐宋以来铜开采与加工业兴盛,南诏时期,红铜火锅制作技艺
  • 雷波县推荐民俗
  • 雷波县哥斯达尼加礼仪习俗
  • 雷波县彝族 “阿依蒙格”儿童节
  • 雷波县哥斯达黎加的习俗礼仪
  • 雷波县彝族的传统节日-彝族年
  • 雷波县义诺彝族民歌
  • 雷波县凉山火把节
  • 雷波县彝族 “阿依蒙格”儿童节
  • 木里藏族自治县擦窝制作技艺
  • 会东县彝族服饰(彝族奥索布迪服饰艺术)
  • 美姑县彝族服饰(义诺彝族服饰)
  • 盐源县甲搓
  • 美姑县毕摩与苏尼:彝族宗教的祭司
  • 盐源县摩梭人转湖节
  • 德昌县傈僳族民间传说
  • 德昌县傈僳族婚俗
  • 德昌县傈僳族葫芦笙制作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