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七星八斗”芙蓉村介绍

“七星八斗”芙蓉村

从温州向北沿楠溪江溯流而上约两小时车程,在风景秀丽的楠溪江西岸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保存基本完好的、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村落,这就是芙蓉村。

芙蓉村属于于浙江省永嘉县岩头镇,始建于唐代末年,为陈姓居民聚居之地,因村后的南山上有三座高高的山崖,有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现出白里透红的色泽,如同三朵含苞待放的芙蓉花故而名。

芙蓉村是楠溪江各村落中历史最悠久的,按照“七星八斗”的思想进行规划设计,意为天上星与地上人相对应,星筑台、斗凿池以为象征,在这里你不但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耕读文化、宗族文化演变情况,而且可以感受到村寨建筑艺术的动人魅力。

其中,“星”是村中道路交汇处所筑的方形平台,“斗”是村中水渠交汇处的方形水池,据推测是为了保卫村寨战争的需要。村中“七星”翼轸分列,“八斗”呈八卦状分布,也喻村寨子孙后代人才辈出,阴阳通达,如天上星宿繁星闪耀。村中道路、水系都是循“星”、“斗”而形成系统。此种设计在现存的古村落中少见,显示出芙蓉村祖先的智慧与不凡。

同时,这个体系用处颇多:和平时期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还可用来防火、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等。战争时期,“星”可以用来作指挥台,“斗”可以用来贮水以防火攻。

此外,七星八斗还有一个美好的寓意:芙蓉村的子孙后代人才辈出,犹如天上的星斗一般。由此看来,芙蓉村的先民们在设计村子的功能上,真是煞费苦心。

全村略呈正方形,坐西朝东,围以卵石砌成的寨墙,使整个村庄犹如一座小城堡,东面寨墙正中开一寨门,两边稍远处开二小门,寨门内建有樵楼,可观望四方,雄伟壮丽。其余三面开五小门。从寨门进内,是卵石筑成的主街,名“如意街”,寓吉祥如意之义,主街中部南侧,凿一内湖,湖水清冽,湖旁花木繁丽,芳香袭人,湖中建有亭树,石桥缀之。村内沿寨墙、道路引溪水。

走进门楼,在村落靠前正中的位置,有一座气宇不凡的建筑,这就是“陈氏大宗”,即是芙蓉村陈氏宗族的祠堂,古时,这里为陈姓族人供奉神主和祖宗牌位、聚会议事的公共场所。陈氏大宗始建于明朝,主轴线东西走向,平面工整对称,共两进,前院有光宗耀祖门、“乡帮鲜俪”影壁等,正厅两侧为宽敞的走廊,与正厅相对的是一座精美小巧的戏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起,陈氏族人在这里举行祭神和祭祖活动,唱戏三天三夜,还举行舞鱼灯等活动。

位于村落的正中心,有一座芙蓉亭,四面环水,占地面积约五十多平米,基座用鹅卵石砌成,空透玲珑,飞檐翘角,像一朵盛开的芙蓉花而得名。芙蓉亭南北有条石相通,村里人都喜欢聚在亭中,享受一份宁静与祥和。每当夕阳下山时,亭影、屋影、山影倒映在水中,格外富有诗情画意。此外村落还有书院、庙观、路厅、寨墙、寨门等建筑亦各具特色。

据明弘治十年(公元一四九七年)《陈氏宗谱》记载:唐朝末年,有一对陈姓夫妇为了逃避乱世,从永嘉县城往北迁徙,沿着楠溪江来到这深山坳里,看到这里前面就是楠溪江,后面就是芙蓉峰,景色秀丽,风水鼎盛,于是在这里结庐定居。经过了一千多年的繁衍生息,现在已经形成了几百户人家、几千人口的陈氏宗族。历史上芙蓉村陈氏宗族曾遭受劫难,在南宋末年,元兵灭金后大举南下,攻占临安,咸淳元年南宋进士陈虞之率芙蓉村全村义士八百多人拒敌勤王,在深山中前后苦战三年,最终因弹尽粮绝,困战悬崖而全部壮烈殉难。芙蓉村遂被元兵荡为平地,直到元末明初时才得以重建。

山川秀丽,必有俊杰。在古代芙蓉村的耕读文化十分昌盛,曾出过多名进士,今天的大宗祠里还挂着一块金龙盘边的状元匾。据说在南宋时,这里离京城不远,村子里便同时有十八人在临安做官,当时号称为“十八金带”。在近代,辛亥革命名人陈坭夫先生就是芙蓉村人,陈先生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辛亥革命,投身推翻满清封建帝制的革命活动,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怎样?想来感受一下这一巧妙布局的芙蓉村吗?其实,楠溪江流域不仅仅只有“七星八斗”芙蓉村,还有“文房四宝”苍坡村、“耕读长廊”丽水街•••快来吧!

  • 上一条: 彝族选美
  • 下一条: 揭东龙砂竖灯杆升彩凤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龙湾区民俗
  • 拦街福,即温州的春祈民俗活动,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期的拦街福是一种单纯的信仰民俗,后来人们以娱神为名,增加了文化娱乐活动。现代拦街福在活动现场有传统工艺品拦街福
  • 我家这里还有举办社戏庙会的习俗的。在小的时候,最热闹的记忆就是这个了。像是庙会是在每个村里轮流来的,每次轮到自己村里,不管有没有要买的东西,我都会去逛逛一圈,只举办社戏庙会
  • 唐、五代十国的后周时期也就是在公元年有一个叫李岑的人为避乱世,从福建长溪来到这座笔架山下定居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这个坐落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文房四宝苍坡村
  •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按照传统习俗,端午节既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习俗,也有迎接炎夏、预防疾病的寓意。荆楚记曰“荆楚人以五月五日并蹋百端午习俗
  • 小时候,大家可能见到过的,我蛮喜欢吃的,但在现在都不太看得到了。以前看到的时候都是在新娘出嫁的时候,新娘家里就会有这个,有个一个超级大的和好多小个的,到时候去的温州糖金杏
  • 从温州向北沿楠溪江溯流而上约两小时车程,在风景秀丽的楠溪江西岸群山环抱之中,有一保存基本完好的、以明清建筑为主的古村落,这就是芙蓉村。芙蓉村属于于浙江省永嘉县岩“七星八斗”芙蓉村
  • 瓯绣,又称画帘,是浙江省温州市的汉族传统艺术之一,产于瓯江地区中国六大名绣之一,也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瓯绣是我国出口名绣瓯绣“温绣”
  •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如今三亚境内的亚龙湾一带,海边没有沙滩,紧靠海面的是高山峻岭和悬崖峭壁。在紧邻海边的高山上,住着几十户黎族人家。得大海风光的滋润和山野美景的海南三亚 亚龙湾的故事传说
  • 龙湾区推荐民俗
  • 龙湾区刀刀鸟的故事
  • 龙湾区拦街福
  • 龙湾区举办社戏庙会
  • 龙湾区瓯绣“温绣”
  • 龙湾区龙湾之元宵节
  • 龙湾区端午习俗
  • 龙湾区玻璃银光刻
  • 龙湾区温州龙舟
  • 龙湾区药发木偶
  • 龙湾区龙湾端午节之龙舟文化
  • 龙湾区文房四宝苍坡村
  • 龙湾区温州素面
  • 龙湾区温州糖金杏
  • 龙湾区温州抬佛
  • 龙湾区“七星八斗”芙蓉村
  • 龙湾区海南三亚 亚龙湾的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