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卧云禅院介绍

卧云禅院

卧云禅院是峨眉山最高峰仅存的古建筑寺院,海拔高度约3064米。明嘉靖年间性天和尚开建,因岩下白云环绕,寺卧云中,故名“卧云庵”。明末时建筑朽败,清康熙二年(1663)受兵部侍郎哈点(瞻)及文武官员资助,伏虎寺僧可闻及卧云四友重建,塑供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时因屋面覆盖锡瓦,每当云开日出,银光闪闪,有峨眉“银顶”之称。道光七年至民国二十一年(1827~1932)几度失火,数次再建,现存建筑在1953年进行过重点维修。1989年后经寺僧几度修缮,重塑佛像,恢复了山门和大殿,大殿底层为大雄宝殿,上层是玉佛殿,一屋二殿,朝向相反,颇有含意。

寺建于西峰绝顶,俯卧于白云之上,名不虚传。原庵下有池,形如半月,深广数丈,渗水足够千人饮用,古称观音水,或称井络泉。池前原有一石坊横书“扪参历井”四字。庵东面的小睹光台,台下有柱状玄武岩屹立,如铁所铸,名曰“金刚嘴”。睹光台下万石嵯峨,称七宝岩。台旁有小峰隆起,其形如锥,古称“飞来钟”,这些遗迹大都已不复存。

卧云禅院主体建筑因年久失修,破旧腐朽,2005年峨眉山佛教协会依法进行落架维修,2006年6月竣工,恢复了“银色世界”之庄严。“银色世界”是普贤菩萨弘化的道场,与“金色世界”同是佛和菩萨常住的净土和说法道场,二者相融,是赋予峨眉山普贤道场的最高意境和理念。

维修后的卧云庵建筑布局坐东朝西。由弥勒殿和玉佛殿及厢房组成四合院落,一门进寺,木结构穿逗式梁架,重檐滴水,歇山式屋顶,铝合金瓦屋面,坐一级平台。

  • 上一条: 峨眉纯阳殿
  • 下一条: 南京春节民俗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峨眉山市民俗
  • 纯阳殿宋新建峨眉观,后称吕仙行祠,原为道教宫观。明代万历乙酉年,明代御史赫卫阳之子赫瀛重建,历经数年建成,明崇祯癸酉年,巡按四川监察御史峨眉纯阳殿
  • 名家分派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学理分派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道教门派组织
  • 峨眉山的地质演化史,概括起来,就是“八亿年的孕育,七千万年的成长,二百万年的春风时雨和潜默移化”。在数千万年的演变过程中,经历无数次强烈的地壳运动,形成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峨眉山地质博物馆
  • 卧云禅院是峨眉山最高峰仅存的古建筑寺院,海拔高度约米。明嘉靖年间性天和尚开建,因岩下白云环绕,寺卧云中,故名“卧云庵”。明末时建筑朽败,清康熙二年卧云禅院
  • 峨眉山佛教音乐是我国宗教音乐的组成部分,也是峨眉山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特定历史时代和人们的社会生活,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峨眉山佛教音乐
  • 原为明代安庆巡抚吴用先旧居,因旧居周围修竹万竿,有唐代诗人孟郊旅次洛城东水亭诗“水竹色相绕,碧花动轩楹”的意境,取名“水竹居”,海拔高度米。明万历末圣水禅院
  • 彝人服饰彝族服饰,作为彝族形象的重要标志,保持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并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特征。彝人服饰彝人服饰小凉山彝族男子服饰风格古朴。。小凉山彝族女子服饰,既金口河小凉山彝族风情
  • 名家分派道教内部门派众多,因分派示准不同而名称各异。学理分派据学理分有积善派、经典派、符箓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验派五类。按地区分有龙门派、崂山派、随山派、遇道教门派组织
  • 峨眉山市推荐民俗
  • 峨眉山市圣水禅院
  • 峨眉山市峨眉山佛教音乐
  • 峨眉山市道教门派组织
  • 峨眉山市峨眉山地质博物馆
  • 峨眉山市峨眉纯阳殿
  • 峨眉山市卧云禅院
  • 夹江县夹江国画纸
  • 峨眉山市峨眉山佛教音乐
  • 金口河区金口河小凉山彝族风情
  • 峨眉山市峨眉纯阳殿
  • 金口河区四川乐山春节习俗
  • 峨眉山市卧云禅院
  • 峨眉山市道教门派组织
  • 井研县四川冰粉的由来
  • 夹江县夹江年画
  • 沐川县沐川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