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西昌火把节介绍

西昌火把节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太阳历的第二个星回节,在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过。明代诗人杨慎曾写有“年年六月星回节”的诗句。据历史文献记载,火把节有“以火色占农”、“持火照田以祈年”、“携照田塍,云可避虫”等含意。火把节,是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民族特色最为浓郁的盛大节日。

火把节是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火把节来历与彝族十月太阳历有关,彝族十月太阳历是以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戊亥十二属相之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来轮回纪日,一个月为三十六日,一年为十个月,另加五日至六日为过年日,因此,它是太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为周期。

四川省凉山州是我国彝族最大的聚居区。每年的农历6月24日,凉山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服饰、赛马、摔跤、射箭的比赛,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

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节庆期间,各族男女青年或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照天祈年,除秽求吉;或唱歌、跳舞、赛马、斗牛、摔跤;或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现在,人们还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

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届时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处点燃篝火,打着火把,喝酒、唱歌跳舞,一直玩到天亮结束。

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在今天的山地社会,我们依然能够从种种民俗事象的考察中发见到这个节日“祭火”的信仰观念与文化内核。

2010年8月4日,四川凉山州西昌市数千名民众身着节日盛装,跳起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拉开了第六届中国·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序幕。凉山彝族火把节是中国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是中国十大民俗节日和四川十大名节,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2010年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审批项目”。

  • 上一条: 沛县婚礼习俗
  • 下一条: 拜老爷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西昌市民俗
  • 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传统文化集聚地区。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中国彝族文化的原生态。凉山彝族人民,在几千年的岁月风雨中,用自己的聪明才彝族选美
  •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库”即年、“斯”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彝族年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从古到今,彝族对过年十分重视,也彝族年
  • 小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东部。它是大雪山的东南分支。西北方为大、小相岭,东南方隔金沙江与五莲峰相望,东北方没入四川盆地。海拔米小凉山宁蒗彝族
  • 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最多,支系较多,分彝族火把节
  • 凉山彝族的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凉山不少地区四季冷凉,气候变化不大彝族服饰
  • 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中国的彝语,分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个方言,其中包括个次方言即东部方言又分滇黔次方言、彝族语言
  •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彝族太阳历的第二个星回节,在农历六月最热的时候过。明代诗人杨慎曾写有“年年六月星回节”的诗句。据历史文献记载,火把节有“以火色占农”、“持火照西昌火把节
  • 彝族人民凭借彝乡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自然资源,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彝族美食养育一个彝族饮食文化
  • 西昌市推荐民俗
  • 西昌市彝族舞蹈
  • 西昌市彝族年
  • 西昌市彝族饮食文化
  • 西昌市彝族服饰
  • 西昌市小凉山宁蒗彝族
  • 西昌市彝族火把节
  • 西昌市彝族语言
  • 西昌市西昌火把节
  • 西昌市彝族选美
  • 雷波县义诺彝族民歌
  • 会理县彝族蹢脚舞
  • 盐源县摩梭人成丁礼
  • 木里藏族自治县纳西族“金佐措”
  • 西昌市彝族饮食文化
  • 喜德县勒俄特依
  • 雷波县彝族 “阿依蒙格”儿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