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曲沃琴书介绍

曲沃琴书

曲沃琴书

曲沃琴书是一种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的曲沃县及其周边山、陕、豫三省交界地带的汉族传统曲艺形式。因表演时手持八角鼓和单扇钹交替击节伴奏,故旧称“鼓儿书”或“铰子书”。一般认为是清代道光年间由河南南阳传入当地的“越调”(也作“月调”)与当地的方音和小调结合发展演变而成。至今约有130年左右的历史。

临汾是文化资源大市。2005年,市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经过几年的辛勤工作,“非遗”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今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中,我市又有9项榜上有名。曲沃琴书就是其中之一。

曲沃琴书的表演形式为说唱相间,以唱为主,采用曲沃方音。早期多为一人手拿梆子自行伴奏,采用曲沃当地方音坐着说唱,也有自拉四胡脚踏木鱼的演出或一人一手打小扬琴一手击挎板表演的情形。后来还有了多人的搭档演出。唱词以七字句为主,四句为一个段落,偶数句押韵。唱腔属板牌混合体,有“铰子腔”和“鼓子腔”两种唱腔曲调。两种唱腔调高不同,交替演唱时需要转调。伴奏乐器除了八角鼓、小铰和木鱼,还可加入四胡、扬琴、板胡、三弦、笛子、二胡等。

曲沃琴书的传统节目比较丰富。有取材于古典小说的长篇书,有来自文人墨客创编的中篇书,有取材于汉族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的小段书,还有一些诙谐幽默、妙趣横生的小书帽等。总体来说,经过历史沉淀的文化都是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曲沃琴书不仅具有130多年的历史,而且其由历代艺人创造丰富和发展传承下来的众多优秀传统节目,集中体现着当地百姓的人生态度、审美趣味和生活理想,富有历史与文化含量,更是本土民间艺术的精品。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老艺人的相继过世,仅有为数极少的年轻艺人尚会表演,传人少、演出少、影响小,价值与功能无法得以充分彰显,处于行将消失的边缘,亟待抢救和保护。现在很多曲沃琴书的表演只表现了曲沃琴书中一小部分的内容,其实还有很多内容是可以挖掘的,比如它的唱词体裁、唱腔曲调等,可以在传统节目中融入现代农民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使其表演形式更加独具一格、更加鲜活生动,使曲沃琴书得以长久流传。

  • 上一条: 任庄扇鼓傩戏
  • 下一条: 曲沃碗碗腔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曲沃县民俗
  • 任庄扇鼓傩戏是山西省曲沃县任庄村民“遵行傩礼,禳瘟逐疫,祈福祛灾”,于每年仲春进行的一项古老的汉族民俗祭祀表演活动。扇鼓神谱发现于年。这是傩戏传承史任庄扇鼓傩戏
  • 曲沃碗碗腔是流行于山西省曲沃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属于皮影戏腔调,因其主要特色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阮咸”,故也被称为“阮儿腔”。一说叫“曲沃碗碗腔
  • 曲沃琴书是一种形成并主要流行于山西南部的曲沃县及其周边山、陕、豫三省交界地带的汉族传统曲艺形式。因表演时手持八角鼓和单扇钹交替击节伴奏,故旧称“鼓儿书”或“铰子曲沃琴书
  • 大槐树,又称洪洞大槐树,是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二公里的贾村西侧的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内,大槐树是移民史实的见证者,也是移民心目中的老家,每年有山西洪洞大槐树
  • 翼城花鼓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翼城县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南部,自古为西通陕甘、东达豫赵的咽喉要地。翼城花鼓源远流长,翼城杨家祠堂牌匾上写道“唐太宗坐定长安翼城花鼓
  • 青海省乐都县地处祁连山支脉达坂山东南麓和昆仑山系余脉日月山以东,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一带,自古以来便是由内地进入藏区的咽喉要道青海重要水系“湟水”横穿境内,乐都的风俗
  • 扬州娱乐活动扬州夜生活推荐扬州的休闲娱乐活动,从当地俗话中可见一斑,“早上肉包水,晚上水包肉”说的就是扬州的两大休闲娱乐活动。早上,扬州人讲究喝喝早茶,尝些美味扬州夜生活
  • 山西皮影戏是一种汉族民间艺术。主要活动场所在民间,在农村,是山西广大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形式之一。山西皮影兴于清代,分南路和北路二派。南路皮影,以新绛、曲民间艺术皮影戏
  • 曲沃县推荐民俗
  • 曲沃县任庄扇鼓傩戏
  • 曲沃县曲沃碗碗腔
  • 曲沃县曲沃琴书
  • 尧都区平阳木版年画
  • 汾西县威风锣鼓
  • 洪洞县洪洞县旱船
  • 尧都区平阳木版年画
  • 襄汾县襄汾丁村遗址
  • 尧都区乐都的结婚习俗
  • 侯马市麒麟采八宝
  • 洪洞县山西洪洞大槐树
  • 洪洞县接姑姑迎娘娘”走亲活动
  • 洪洞县洪洞思想鸟
  • 洪洞县山西面塑
  • 尧都区乐都寿礼习俗
  • 侯马市辉煌灿烂的新田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