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满族镇宅“石敢当”介绍

满族镇宅“石敢当”

满族镇宅“石敢当”,立于胡同之口用来禁压不祥的大石。此三字,始见于《汉史·急就篇》:“敢当,言所当无敌也”。又因东狱大帝泰山神执掌人间生死之故,在其上又冠以“泰山”二字,曰“泰山石敢当”。

相传,清康熙年间满洲将军拜音达礼因其宅与寺庙的宝塔相通,常常闹鬼,而向龙虎山求救。途中,拜音达礼遇一道士,道士说他有办法,于是索来笔纸给将军书写了“石敢当”三个大字,让将军回家将“石敢当”三个大字勒刻于石,并将石立于门前左侧,结果阖家平安。于是,以石镇宅驱邪之法在满族中传而广之,多有效仿。

满族镇宅立“石敢当”习俗,在清代几乎遍及城乡。“石敢当”的埋立不是随随便便的,想怎么立就怎么立。满族建房说道较多,以西为贵,近水为吉,风水吸关阴阳的规定为:山的南面为阳,北面为阴;水的南边为阴,北边为阳。并讲究大门朝向,俗有“大门朝阳,子孙满堂”。但是因环境迫使大门不能朝阳(一般朝阳指“向巳”,寺庙则“向午”),就将大门一侧缩半尺或一尺,而使大门斜向阳。这样,就需要在门前立“石敢当”。“石敢当”一般要求“高四尺八寸,宽一尺二寸,厚4寸,埋土八寸”。具体制作和竖立“石敢当”也有明确规定:“凡凿石敢当,须择冬至后五龙日(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五虎日(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立“石敢当”时,只许家人男性培土,不能让外人看见。

清代,齐齐哈尔城一带,大都是八旗兵家眷聚集区,多建有明清北京满洲四合院。如今建华区东二道街果氏古宅“大夫第”(即芝兰庄)、建华区卜奎二道街的清代大草房,均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早先其门前或胡同均立“石敢当”。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建华区倭家胡同中段路东正对面善家胡同东口,原是一座满洲老式四合院,其西墙根处曾立有碾子山产石一块阴刻“泰山石敢当”,字涂红色油漆,石高三尺,宽一尺,厚半尺,埋土一尺,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老区改造,现已不存于世。

满族镇宅立“石敢当”,房柱底埋“柱脚石”,宅前撒“石子”之习俗皆源于满族口头遗产说部(满语称“乌勒本”)的《天宫大战》中创世女神“阿布卡赫赫”被狡猾的恶神“耶鲁里”骗进大雪山里,她只好啃石头(满语称“倭赫”)充饥,就连住在山岩里的火神“多阔霍”和石头也被她吞进肚子里,烧得她肢体融化,眼睛变成了日月,头发变成了森林,汗水变成了江河。满族说部《天宫大战》有着相当凝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突出体现了满族及其先世祖先对自然的崇拜。石头不仅是女天神充饥的食物,而且是满族先民肃慎(息慎)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和战斗的武器。《竹书纪年》记载:“帝舜二十五年,息慎来朝贡弓矢”。直至科学发达的今天,人们仍用石头为人类服务。石头的品格也值得赞美:它质地坚硬,不怕风吹雨打,不畏冰雪严寒;友谊坚如磐石;宁为玉(石也)碎,不为瓦全。

满族镇宅“石敢当”如今难以寻找,但立“石敢当”已演变为现代建筑所立“奠基石”,石拴红布,作为开工典礼之首仪,虽无镇邪驱灾之思,却有求吉祷福之意。

  • 上一条: 傣族待客礼仪
  • 下一条: 傈僳族习俗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建华区民俗
  •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被称作“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左传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所以,服饰礼制和礼乐制,一直贯穿在我们悠顶在头上的规矩:冠制
  • 传说在东北有一个儿媳妇不太会做家务事,对做菜更是一窍不通。一天家中的婆婆让儿媳妇做一道拿手菜,儿媳妇犯了难,不知从何下手,但还是逞强将辣椒、黄瓜、大葱、香菜等原老虎菜的传说
  • 满族镇宅“石敢当”,立于胡同之口用来禁压不祥的大石。此三字,始见于《汉史·急就篇》:“敢当,言所当无敌也”。又因东狱大帝泰山神执掌人间生死之故,在其上满族镇宅“石敢当”
  • 红肠,也称里道斯,是一种原产于俄罗斯、立陶宛,用猪肉、淀粉、大蒜等材料加工制作的香肠。因颜色火红得名。味道醇厚、鲜美。中东铁路修建后,由沙俄引进中国,成为东北的黑龙江特产 哈尔滨红肠
  • 瑞典王国(ThekingdomofSweden),简称瑞典,是北欧五国面积最大的国家,面积44.9万平方公里。人口833万,85%以上的居民居住在工农业发达的南瑞典的习俗礼仪
  • 在很多国家,女性普遍以瘦为美。但在毛里塔尼亚,女性越胖越性感,很多毛里塔尼亚女性绞尽脑汁,采取各种办法增加自己的体重。认为女性越胖越美的不只是毛里塔尼亚人,但毛毛里塔尼亚女人恐怖增肥方式
  • 科特迪瓦有60来个部族,每个部族都有自己传统的丧俗,而且各不相同,各有各的习俗。在此举一、两个例子。居住在科特迪瓦东南沿海的埃布里埃族人,村里死了人,以击鼓的方科特迪瓦的丧俗
  • 大同一带的居民在建国前多喜早婚,每当男女十四、五岁时即行结婚。男女双方的结合基本上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要“门当户对”。男女双方婚前按生辰“批八字”、黑龙江大庆民间婚嫁习俗
  • 建华区推荐民俗
  • 建华区顶在头上的规矩:冠制
  • 建华区满族镇宅“石敢当”
  • 建华区老虎菜的传说
  • 龙江县民间故事:三蛇酒
  • 富裕县纳西族婚俗
  • 富裕县五蝠捧桃吉祥图案寓意
  • 龙江县黑龙江大庆古驿道站丁习俗
  • 克山县俄罗斯的宗教
  • 富裕县彝族少女的成年礼:“换童裙”
  • 富裕县彝族少女的成年礼:“换童裙”
  • 龙江县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 满族年猪菜
  • 富裕县柯尔克孜族姓氏
  • 富裕县韩国当地特色
  • 泰来县满族萨满舞
  • 富裕县柯尔克孜族民歌文化
  • 富裕县门巴族丧葬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