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中药鸭跖草名字的由来介绍

中药鸭跖草名字的由来

“扬葩簌簌傍疏篱,薄翅舒青势欲飞。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这是宋代杨巽斋的《咏碧蝉儿花》,诗里的碧蝉儿花有三枚花瓣:两枚蓝色如翅膀状上扬,一枚白色下弯。青蓝色上扬的花瓣如同展翅欲飞的蝉翼,因此当篱笆旁的碧蝉花开放时,引得美人以团扇扑之,却发现其实是野花。

其实,碧蝉花有个接地气的名字——鸭跖草。鸭跖草的“跖”是脚掌的意思,可是它长得并不像鸭脚,反而因叶片像竹叶、花瓣像蝴蝶的翅膀而取名“碧竹子”“翠蝴蝶”更形象。

鸭跖草的名字由来,有一个奇特的传说:

楚国郢都有一人,勇而有胆略,他将刷墙所用的白色土粉涂抹一点在自己的鼻头上,又有一匠人与他配合,猛然一斧斩落,恰好将楚人鼻头上的白粉砍掉,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再看这位楚人,面色坦然,全无惧意!这个故事称为“郢人之鼻斫”(斫,读作“卓”,意为用斧头砍)。

唐宋时世人见有一种野花,中间花瓣带一点白色,好似将鼻头抹上白粉的楚国人,因此称之为“鼻斫草”。

“斫”字后来又被讹传为“跖”,读音为“直”(因在吴越一带,两字发音相近),于是将错就错,这种野草也被叫做“鼻跖草”了。又因为这种野花常常长在潮湿的溪边河畔,水边的鸭子喜爱将这野花的鲜嫩茎叶当作食物,因此就被叫成了“鸭跖草”。

鸭跖草是一味常见的中草药,性味甘、淡,寒,归肺、胃、小肠经。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用于风热感冒,高热不退,咽喉肿痛,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痈肿疔毒。

鸭跖草既有药用价值,也可食用,早在明代朱橚(sù)主持编撰的《救荒本草》中就有收录:“竹节菜:一名翠蝴蝶,又名翠娥眉,南北皆有,叶似竹叶,微宽短,就地丛生,撺节似初生嫩苇节,稍间开翠碧花,状类蝴蝶。其叶味甜。”

《本草纲目》记载“时珍曰,竹叶菜,处处平地有之,三四月生苗,紫茎竹叶,嫩时可食。四五月开花,如蛾形,两叶如翅,碧色可爱。结角尖曲如鸟喙,实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细子,灰黑而皱,状如蚕屎。巧匠采其花,取汁作画色及彩羊皮灯,青碧如黛色。”可见鸭跖草除了药用,还可作为颜色的染料。

鸭跖草属常绿植物,生于路旁、田埂、山坡阴湿处,我国大部分省区均有分布。它的适应性很强,但也有弱点,怕阳光暴晒,因此它的花期短,从花开到花败,也就一天时间。夏末初秋清晨,闪着露珠的绿叶上,鸭跖草的碧蓝小花看起来温暖而清新,正如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玲所写:“鸭跖草开着蓝花,小路上露珠闪闪,光着脚踩啊踩着,往前去吧。”

鸭跖草简介

鸭跖草,拉丁学名:(Commelinacommunis),别名碧竹子、翠蝴蝶、淡竹叶等。

鸭跖草一年生草本。鸭跖草叶形为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叶序为互生,茎为匍匐茎,花朵为聚花序,顶生或腋生,雌雄同株,花瓣上面两瓣为蓝色,下面一瓣为白色,花苞呈佛焰苞状,绿色,雄蕊有6枚。

科名:鸭跖草科

茎圆柱形,肉质,长30~60厘米,下部茎匍匐状,节常生根,节间较长,表面呈绿色或暗紫色,具纵细纹。

叶互生,带肉质;卵状披针形,长4~8厘米,宽至2厘米,先端短尖,全缘,基部狭圆成膜质鞘,总状花序,花3、4朵,深蓝色,着生于二叉状花序柄上的苞片内;苞片心状卵形,长约2厘米,摺叠状,端渐尖,全缘,基部浑圆,绿色;花被6,2列,绿白色,小形,萼片状,内列3片中的前1片白色,卵状披针形,基部有爪,后2片深蓝色,成花瓣状,卵圆形,基部亦具爪;雄蕊6,后3枚退化,前3枚发育;蜂蕊1,柱头头状。

蒴果椭圆形,压扁状,成熟时裂开。

种子呈三棱状半圆形,暗褐色,有皱纹而具窝点,长2~3毫米。

花期夏季。

生于路旁、田边、河岸、宅旁、山坡及林缘阴湿处。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 上一条: 中药禹余粮的传说
  • 下一条: 中药丹参名称的来历传说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清新县民俗
  • 染布工艺。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我国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就呈现出白色图案。始于汉代怒族蜡染
  • 尚阳书院位于福清著名侨乡新厝(cuò)镇桥尾村,是福清、莆田、仙游三(县)市三一教(儒教、道教、佛教)门人及海内外善男信女崇奉的教祠。其倡导的学道之士福清新厝镇桥尾村尚阳书院:三一教祠
  • 肯尼亚AA产地:肯尼亚等级:极佳颗粒:比较饱满酸度:均衡可口均匀度:非常平稳烘焙:中度烘焙,最好的可深度烘焙风味:芳香、浓郁,带有水果风味,口感丰富完美肯尼亚咖肯尼亚AA 非洲的水果浓香
  • 颜色雅称唯美而风雅。古代文人煮酒烹茶、吟风颂月,生活处处都极为风雅,就连颜色的称谓都别有意境,那么,都有哪些富有诗意的颜色雅称呢?梅染所谓梅染,就是用梅花树天然古代颜色的雅称
  • 新厝镇农村至今广泛流传一种杀猪供奉神明的民间习俗,是谓“做社”。据老年人称,“做社”习俗自古至今,源远流长。该习俗的流传,还与“我不是吃素的”这句俗语密切相关。福清新厝镇白煮肉与“做社”习俗
  • 我们经常看到回族同胞们开的“清真饭馆”,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清真美食”。“清真美食”品种多样还独具美味,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售卖“清真美食”的店铺。但是你知道“清真回族“清真” 是什么意思
  • 阿昌族喜爱歌舞,喜爱唱山歌,每逢节日都有歌舞等娱乐活动。劳动时,走路时,山上田边,随时都可以听到他们悦耳的歌声。阿昌族民歌善于以物拟人,以物寓意,含蓄清新,曲调阿昌族的音乐
  • 马勺脸谱为陕西三秦民间所独有,由中国民间社火脸谱演化而来。当地民众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彩绘于马勺之上而因此得名。马勺采用树材,制作简便,历代农家乡民必备。彩绘马勺脸谱
  • 清新县推荐民俗
  • 清新县冰岛特色旅游项目
  • 清新县福清新厝古民居“燕尾脊”的由来
  • 清新县肯尼亚AA 非洲的水果浓香
  • 清新县中药鸭跖草名字的由来
  • 清新县回族“清真” 是什么意思
  • 清新县栀子花的来历
  • 清新县立陶宛饮食习俗
  • 清新县9月14日世界清洁地球日(世界清洁日)
  • 清新县这些民俗别称听起来既清新又文艺
  • 清新县福清新厝镇甘蔗依门习俗
  • 清新县古代颜色的雅称
  • 清新县回族“清真” 是什么意思
  • 清新县福清新厝镇白煮肉与“做社”习俗
  • 清新县日本人中午排队刷牙习惯
  • 清新县塞舌尔饮食习俗
  • 清新县阿昌族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