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古代颜色的雅称介绍

古代颜色的雅称

颜色雅称唯美而风雅。古代文人煮酒烹茶、吟风颂月,生活处处都极为风雅,就连颜色的称谓都别有意境,那么,都有哪些富有诗意的颜色雅称呢?

梅染

所谓梅染,就是用梅花树天然染就的颜色。

“高标逸韵君知否,正是层冰积雪时。”

梅乃花中君子,天生丽质芳姿、色彩艳丽,却独自于雪中寂寞盛开,不为繁华易素心,梅染之色也恰似梅花,十分的淡雅素净。

荼白

所谓荼白,就是如荼之白色。

“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

据《周礼书·考工记·鲍人》所载:“革,欲其荼白,而疾澣之,则坚。”

荼在古书中是一种苦菜,后来也有荼蘼花开之白色,是一种清新自然的白色。

薄柿

薄柿是用柿漆染得的淡柿色。

白居易曾有诗云:“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薄柿色恰似尚未成熟、仍显青涩的柿,静待巧手的柿蒂织工前来采摘,制得好柿漆,染就薄柿色。

或许是由于柿子是秋天的果实,薄柿之色也带着点点秋阳的暖意。

竹月

顾名思义,竹月即为竹林中的月色。竹月之色又称深竹月色,

竹林、月色,皆为文人所钟爱,或有如此缘由,竹月色自带文人清高之气,极为清冷寂寥。

“松风催暑去,竹月送凉来。”

幽幽竹林,苍茫月色,那竹林月下,又有谁在对月抒怀?

天水碧

“色染女真黄,露凝天水碧。”

夜雨染成天水碧。

相传,天水碧为李煜姬妾所染,置丝帛于中庭,为露水染就。

天水碧自然天成,清新隽永、素雅纯净,迅速风靡江南之地,一时之间,染帛多用天水碧。

鸦青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

中国传统色彩名词,鸦羽的颜色。即黑而带有紫绿光的颜色。这种鸦青色细细看来也是极美的。

胭脂

“娇香淡梁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

胭脂色,也便是血色。经书日月,粉黛春秋,留下多少有关美人胭脂的诗词。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苏芳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苏芳色源自苏木,苏枋,是重要的红色染料,来源于苏芳木的染料颜色。也像是红豆色,联想起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这样缱绻的诗句。

百草霜

“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霜”

据《本草纲目》记载,百草霜是从锅底刮下的余灰熬药喝的。这样一说大家会觉得疑惑,余灰怎么能熬药呢?其实,锅底灰,是上百种草烧完之后形成的一层跟霜一样轻柔的东西,于是就叫百草霜。

藕荷

“白玉为带,嫣粉为衬”

藕荷色是一种颜色,泛指浅紫而略带粉红的颜色。比浅紫要暗些。淡淡的紫色,还带点粉色的样子。有深藕荷和浅藕荷,深藕荷比浅藕荷更加泛紫。

月白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月白色是淡淡的蓝色,古人认为月亮的颜色并不是纯白,而是带着薄冰般的色调。月白色在许多文学作品中出现过,想象有一个穿着月白秋罗裙的温婉姑娘撑伞伫立雨中,画面多美好。

每一种颜色雅称背后,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支持,或许是一句唯美诗词,又或是一段浪漫传说。

读懂它们,也是读懂文人风雅,了解它们,也是了解中华文化。

  • 上一条: 陕西兴平丁兰刻母传说
  • 下一条: 古代颜色的雅称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清新县民俗
  • 尚阳书院位于福清著名侨乡新厝(cuò)镇桥尾村,是福清、莆田、仙游三(县)市三一教(儒教、道教、佛教)门人及海内外善男信女崇奉的教祠。其倡导的学道之士福清新厝镇桥尾村尚阳书院:三一教祠
  • 新加坡森林城市新加坡不仅拥有现代都市大楼林立的景致,而城市内外的盎然绿意、原始野趣更是给您带来异样的惊喜。新加坡城市的道路两旁树木成荫,街头到处是小花园、小草坪新加坡当地特色
  • 1000多年前,纳西族就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人们称之为“东巴文化”。纳西文是象形文字,最初为东巴教徒传授使用,写《东巴经》故亦称为东巴文。东巴文有1400多个单字纳西族工艺
  • 颜色雅称唯美而风雅。古代文人煮酒烹茶、吟风颂月,生活处处都极为风雅,就连颜色的称谓都别有意境,那么,都有哪些富有诗意的颜色雅称呢?梅染所谓梅染,就是用梅花树天然古代颜色的雅称
  • 关于萤火虫的诗句1、咏萤南朝萧绎“本将秋草并,今与夕风轻。腾空类星陨,拂树若生花。屏疑神火照,帘似夜珠明。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诗的前两句说萤火虫本附在秋草关于萤火虫的诗句
  • 染布工艺。先用液状蜡将图案绘制在布上,再经染色后除去蜡质而成。我国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用熔化的黄蜡在白布上绘制图案,染色后煮去蜡质,就呈现出白色图案。始于汉代怒族蜡染
  • 塞舌尔的克里奥尔烹饪风格受到了非洲、中国、英国、法国和印度传统烹饪风格的影响。使用最多的调料也是椰子汁和面包果(breadfruit)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而成的。塞舌尔饮食习俗
  • 散布在苍山洱海之间的白族村寨,青瓦白墙,绿树繁花,精致而又淡雅,清新而又和谐,宛如一幅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白族人民的建筑可谓巧夺天工,精美绝伦,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白族民居的照壁文化
  • 清新县推荐民俗
  • 清新县福清新厝镇白煮肉与“做社”习俗
  • 清新县苏丹当地特色
  • 清新县纳西族工艺
  • 清新县关于萤火虫的诗句
  • 清新县肯尼亚AA 非洲的水果浓香
  • 清新县这些民俗别称听起来既清新又文艺
  • 清新县塞舌尔饮食习俗
  • 清新县栀子花的来历
  • 清新县爱尔兰当地特色
  • 清新县福清新厝镇桥尾村尚阳书院:三一教祠
  • 清新县日本人中午排队刷牙习惯
  • 清新县时来运转九法
  • 清新县怒族蜡染
  • 清新县阿昌族的音乐
  • 清新县“拜天地”婚姻仪式的来历
  • 清新县古代颜色的雅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