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禄米仓胡同杨朔故居介绍

禄米仓胡同杨朔故居

看有资料记载,杨朔故居位于东城区禄米仓胡同56号。

中学生都知道作家杨朔,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编进了初中语文课本。这篇散文写于1960年,杨朔正住在禄米仓胡同。杨朔1937年参加革命,作为随军记者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写过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散文集《鸭绿江南北》。1956年搬进禄米仓胡同56号居住,直到1968年去世。在展览中我们看到了这位著名散文作家在家中的照片、杨朔与警卫员的合影、杨朔在院子里为外甥女拍的照片。

朝阳文联网《追忆杨朔》(林绍纲)摘录:

杨朔的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不愧是一部歌颂英雄的诗篇,曾获得朝鲜二级国旗勋章。该书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不断再版,几乎同丁玲获斯大林奖金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样畅销。因此,稿费也相当可观。杨朔用稿费买了一幢平房小院——在东城禄米仓胡同,小院呈长方形,共约十来间房,他占了卧室、起居室、书房和客厅,其余给弟弟一家用,独门独院,环境幽静。雇了一位五六十岁的大娘,为他做饭、洗衣、照看房子。弟弟(军人,弟媳是医务工作者)一家另起炉灶。

到禄米仓胡同,看到最大的双号是42号,为住宅楼;再往西胡同最西端南侧是连锁酒店楼,挂的门牌号是朝阳门南小街14号。换句话说,56号已经没有了。

杨朔(1913-1968年),男,是现代著名作家、散文家、小说家。原名杨毓瑨。山东蓬莱人。中共党员。1929年毕业于哈尔滨英文学校。1939年参加八路军,转战于河北、山西抗日根据地,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后到延安,在中央党校三部学习,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野战军第十九兵团战地记者,1949年后随铁路工人组成的志愿军入朝,回国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副秘书长,亚非团结委员会副主席,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常设书记处书记,中国亚非作家常设局联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第二届理事。1937年开始发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抗日战争时期写过不少通讯和中、短篇小说。解放战争时期担任新华社特派记者;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

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外国文学委员会主任,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党组常委,同时写了大量散文。代表作品有《荔枝蜜》、《樱花雨》、《香山红叶》、《泰山极顶》、《茶花赋》、《海市》等。

  • 上一条: 喷泉的历史
  • 下一条: 河南安阳被重点保护的23个文物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东城区民俗
  •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人们开始注重身体的保养,而中意养生是人们所喜爱的一种养生方式。中医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擂茶文化
  • 单弦,清乾隆年间起源于北京,因演唱时用八角鼓击节,又名八角鼓。流行北京、天津和东北各地。单弦为联曲体,早期常在岔曲头和岔曲尾之间夹以数唱和若干曲牌,现通常结构为津门曲艺-单弦
  • 增城有很多民间艺术活动,比较常见的是客家人的舞狮、舞黄牛等,本地人的舞麒麟、舞大头狗、舞龙等。逢年过节,就会尽情舞动,十分精彩。麻车村是增城市石滩镇一个拥有上万麻车舞火狗
  • 汕尾人民由于文化落后,思想守旧,加上长期生活在风波险恶的江河大海上,人身生命财产没有保障,对风波难测的江河大海产生敬畏心理,故其宗教信仰与陆上人相比更加浓厚,对汕尾人信仰习俗
  • 端午节是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旧历五月初五这天,老北京除了举行赛龙舟,吃粽子等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各种活动外,还有很多独特而寓意深远又风趣的习北京端午节习俗
  • 王府井大街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中心。王府之所以与”井”联系在一起,并命名了这处地方,是因为有这样一个传说:这里原来是王爷的住宅,王府有一口有名的甜水井,那口井的井北京王府井的来历
  • 智化寺京音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智化寺始建于明代正统九年,初为明英宗时期司礼太监王振“舍宅为寺”所建的寺院,年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全国重智化寺京音乐
  • 汕尾滚地金龙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属于龙舞的一种,适合在节日喜庆场合表演,年月被国家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汕尾滚地金表情丰富、套路众多、舞段精彩、技艺兼善滚地金龙舞
  • 东城区推荐民俗
  • 东城区增城风俗
  • 东城区30句桂花诗
  • 东城区大栅栏五斗斋高跷秧歌
  • 东城区描写早春柳树的古诗
  • 东城区智化寺京音乐
  • 东城区汕尾市舞狮民俗民风
  • 东城区麻车舞火狗
  • 东城区闽东城隍:两岸千年信俗的传承
  • 东城区汕尾市民间舞灯
  • 东城区汕尾市居民居住习惯
  • 东城区梅花碑的传说故事
  • 东城区老北京蜜三刀
  • 东城区汕尾的白字戏
  • 东城区畲族的风俗习惯
  • 东城区大同出生俗
  • 东城区送别诗词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