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明·文征明《品茶图》介绍

明·文征明《品茶图》

《品茶图》为纪录生活的写实作品,当年正值先生62岁,在林木间坐落著两间小茅屋,画中共有3位宾主,其中的2位坐於室内正享受品茗乐趣,另外一人在趋步前来的半途中,而童子在厨房中也正忙著煎茶。

名称 品茶图

类别 中国古画

年代 明

作者 文征明

现状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尺寸 142cmx40cm

材质 纸本设色

文征明简介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年九十岁,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上一条: 元·吴镇《芦花寒雁图轴》
  • 下一条: 清·郎世宁《百蝶图》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吴中区民俗
  • 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在苏州以东吴县甪直、胜浦、唯亭、陆墓一带的农村妇女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民俗服饰,她们以梳愿摄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衫、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与螃蟹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其对蟹的细微观察和丰富想象,赋予了种种形象贴切的别称。尖团。苏东坡《尖团》诗:“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诗中螃蟹的别称
  • 雨水节气的传统习俗:占稻色雨水节交雨水时刻是否下雨,往往成为一年是否风调雨顺的征兆。宋代以前,中国农业甚至整个经济重心一直在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宋代开始,随着中雨水节气习俗
  • 怡园位于苏州市中心人民路中段。在苏州园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采诸园之长,形成其集锦式的特点,由于其布局紧凑,手法得宜,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怡园于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江苏苏州怡园
  •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与螃蟹结下了不解之缘,以其对蟹的细微观察和丰富想象,赋予了种种形象贴切的别称。尖团。苏东坡《尖团》诗:“堪笑吴中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诗中螃蟹的别称
  • 蟹酿橙是江苏阳澄湖的一道特色菜,从南宋流传至今的美食,蟹酿橙中蟹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微量元素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而且色香味俱全,所以流传千年而不衰。“蟹酿橙”这个江苏阳澄湖美食 蟹酿橙
  • 旧时每届农历三四月间,东山有出城隍会之举,祖代相传,流传何止百年,未尝间断过。东山前、后山共有五尊城隍神,即襄公庙之水平王,殿背后之忠安王,鹅潭头之武乡侯,金家东山城隍会
  • 苏裱是依附着书画艺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苏州书法绘画素负盛名,一幅好字或好画,经托纸上浆、复以绫绢为边,便犹如锦上添花,还便于作品的保存。古代的名画书法所以能世苏裱
  • 吴中区推荐民俗
  • 吴中区木渎古镇民间习俗
  • 吴中区苏州甪直水乡妇女服饰
  • 吴中区客家雨水节气民俗:占稻色
  • 吴中区明·文征明《品茶图》
  • 吴中区螃蟹的别称
  • 吴中区螃蟹的别称
  • 吴中区雨水节气习俗
  • 吴中区苏裱
  • 吴中区苏州绘画民俗
  • 吴中区东山城隍会
  • 吴中区江苏阳澄湖美食 蟹酿橙
  • 吴中区甪直古镇民间婚俗
  • 吴中区太湖东山猛将会
  • 吴中区拙政园杜鹃花会
  • 吴中区桃花坞木刻年画
  • 吴中区苏州糕团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