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连山小长鼓舞介绍

连山小长鼓舞

连山小长鼓舞

“小长鼓舞”原称长鼓舞,为瑶族支系过山瑶的民间舞蹈,因其所用之鼓较小,于20世纪50年代改称小长鼓舞,沿用至今。流传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三水联合村、三水口等过山瑶聚居地区。

小长鼓舞起源久远,据大观>>引明刻本>记载:“粤有瑶种,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以砂仁、豆芋、楠、漆、皮藤为利、竭则又他徙……捕兽饮酒,击长鼓为乐。”连山过山瑶来自“古长沙、黔中、五溪之蛮”,与宋代沈辽>中描述的“湘江东西踏盘王”、“乐神打起长腰鼓”互为印证。>卷三十一记载:“长沙郡(又杂)有夷(蜒),名曰‘莫瑶’……武陵、巴陵、零陵……熙平皆同焉”。其中的熙平郡,便是当今的连山,可见隋朝时期,古长沙,黔中,五溪之瑶已南迁入粤。据此推算,连山小长鼓舞是隋朝时期随瑶族南迁而流传入粤,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小长鼓是小长鼓舞的唯一舞具,它用木质轻盈的泡桐木制作,长二尺三寸,中间的鼓腰细至一般成年人指掌可握,两端圆形,大小如一,里面挖空,外蒙优质兽皮,可击岀清脆声音。鼓身漆以红色,绘有色调对比强烈的乌龟背壳花纹案,花边以起伏有序的“狗牙花”装饰,兽皮绷钉处装饰一圈金色花穗以增色添彩。“狗牙花”和龟壳花纹图案,与瑶族敬奉龙犬及乌龟的图腾崇拜有内在的联系。

小长鼓舞素有“七十二套路”之称,其基本动作大部分来源于模拟造屋起屋及制作小长鼓的过程(下称“表现性动作”),小部分是对自然景物形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概括(下称“程式性动作”)。其舞蹈表演顺序为:“转天转地”、“寻屋地”、“挖屋地”、“铲屋地”、“平屋地”、“量屋地”、“垫石脚”、“砍木”、“量木”“锯木”、“背木”“架木马”、“承木”、“凿木”、“立柱”、“串方”、“承低”、“承高”、“上梁”、“拉梁”“上八方”、“安门”、“安神位”、“盖房”、“寻鼓木”、“砍鼓木”、“量鼓木”、“斗鼓木”、“修鼓”、“封鼓”、“听鼓”、“钻天”、“钻地”、“鼓松腰”、“金鸡过笼门”、“画眉跳龙门”、“高山滴水”、“莲花盖顶”、“飘摇过海”、“行江”、“拼桌”、“量桌”、“收鼓”。另有鼓花“小莲花”和“大莲花”。每套动作必须与程式性动作中的“莲花盖顶”和“飘摇过海”(或“行江”)相结合,构成独立的一组(又称为一套),每套由三个动作组成,如:“莲花盖顶”-“寻屋地”-“飘摇过海”(或“行江”)。每套动作均按逆时针走向,从东开始,到北、西、南四个方位各表演一次,回到原位后才做第二套动作。该舞蹈的伴奏乐器为鼓、小锣、钹、堂锣、唢呐等,乐曲有开场锣鼓、行板、快板、唢呐曲(一)、(二)、结束锣鼓。

  • 上一条: 打凤梆
  • 下一条: 禾楼歌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民俗
  • 连山瑶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和族内婚制,少与他族(包括不同方言的瑶族人)通婚,早婚比较突出,但婚后一般都能和睦相处,极少离异,丧偶再嫁也不受歧视。过山瑶男女青年古今有连山瑶族婚礼
  • 装古事是连山壮族一种群众性的民间游艺活动。装古事主要扮演神话传说故事人物形象,活动多在每年春节期间的夜晚举行,以一个或几个村寨联合组织游演。装古事队伍少则装古事
  • 连山瑶族同胞在办结婚、新居进宅、寿诞等喜事时,常吹奏八音助庆,有时在春节元宵,相约同好也吹奏一场,为节日增添喜庆热闹气氛。瑶族八音主要流传于三水瑶区,一般由八个瑶族八音
  • 打凤梆是连山壮族民间的一项团体性比赛活动,也是壮族青年男女求偶的一种方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姑娘手捧插着野雉毛、白鹇毛的凤梆,小伙子则穿着鲜艳的衣裳,他她则打凤梆
  • 丰鼓舞,也称“打横鼓”,是连山壮族民间舞蹈,它主要流传于壮垌上帅镇。表演者边跳边拍鼓,按不同动作,不同节奏,时而穿插,时而互相配合表演,在场的观众也不停地拍掌助连山丰鼓舞
  • 连山壮族八音,源于敲击“车钹、督鼓、蒙锣”三种乐器的“三音”发展而成。“三音”乐器门类少,敲击起来气氛不够热烈,一些艺人便在敲击过程中不断增加一些乐壮族八音
  • 舞寿星公与龟鹿鹤是以道具表演为主的民间广场表演艺术活动,主要流传在连山壮区小三江镇大获村。除装扮成寿星公、龟、鹿、鹤各人外,还有两人装扮灵童。每年春节期间组织舞寿星公与龟鹿鹤
  • 壮族吹打乐三音,是流传在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片壮垌的福堂、永丰等一带。这种吹打乐在壮垌红喜、白喜的日子或场所选择不同的曲调吹打演奏的。为红喜的日子增添了热闹的气壮族三音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推荐民俗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山唱花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七月香”戏水节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瑶族八音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山丰鼓舞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舞寿星公与龟鹿鹤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八音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装古事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山舞火蛇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山舞龙灯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壮族三音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打凤梆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山小长鼓舞
  •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连山瑶族婚礼
  • 清新县塞舌尔饮食习俗
  • 英德市南阳庙会
  • 清城区清远风俗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