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村庄 用户中心

豌豆粉介绍

豌豆粉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豌豆粉

豌豆粉是云南人十分喜爱的杂粮制品。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发后,掺水磨成浆,经过滤、熬者成糊,冷却后凝回而成。质地细腻滑嫩,色泽姜黄,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经刀功成形后烹调可热吃或凉吃。豌豆性味甘,微寒。具有补中益气,解毒利用的功效。适用于小便不畅,下腹胀满,消渴,妇人乳闭等症。

凉豌豆粉凉豌豆粉,是云南盛夏小吃,昆明的中老年人提起凉豌豆粉都会勾起青少年时代最温馨的回忆,至今仍是家庭自配口味的夏季凉食。其成品酸、甜、麻、辣,鲜香味浓,尤受青少年之独爱。在农村,每逢赶集,豌豆粉摊常摆在小溪岸边,一来取水方便,二采又添凉爽,情食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农民们当疲乏之时,买上一碗凉豌豆粉,吃到仅剩汤汁时,掏出随身所带冷饭、拌匀而食,又是一番风味。

材料折叠

主料:上等菜于豌豆;料:香菜,姜、蒜、醋、甜酱油、咸酱油,芝麻油、花椒油、味精、盐、胡椒面、红辣子油各自入器

制法折叠

(1)制粉:将干豌豆淘洗干净,晒干,磨成豆瓣,除去皮,再磨成粉,过箩筛筛出细面入盆兑入清水(2千毫升)搅成浆,加盐。锅上火,注入水,待水温至40摄氏度左右时,徐徐淋入豌豆浆,边淋边用铁铲铲动锅底,将锅巴(也受热凝固的片)翻出、防止糊底,直到稠浓。当锅巴与糊浆各占一半时、盛入瓦盆冷却凝固后、翻扣在木板上,盖上湿纱布。

(2)兑调料:香菜洗净切细入碗。姜、蒜去皮剁成泥分别装碗兑上凉开水成为姜汁,蒜汁,其他调料分别各装1碗。

(3)装碗:将豌豆粉切成薄条入碗(传统做法是切一片放在左手掌内,右手拿餐刀把左手掌内的豌豆粉打成薄条,一面打一面入碗)。根据就餐者口味要求,用小木勺将各种调料舀入碗内,拌匀即可食用。

  • 上一条: 汉源榨榨面
  • 下一条: 美味乳饼
  • 长按其中二维码通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 村村通百家号百度百家号
  • 村村通头条号头条号
  • 村村通B站号B站
  • 村村通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 村村通抖音号
    抖音号cunwww
  • 村村通快手号请关注快手号
  • 大理市特产推荐
  • 曲靖韭菜花,制作时,将半籽半花的韭菜花剁细,加入盐巴、白酒,搅拌均匀,放入罐内,用半年的时间使韭菜花肉质糖化,然后拌上干苤蓝丝、辣椒、红糖、白酒腌制,待呈黄红色大理曲靖韭菜花
  • 又称“ 黑梅”、“ 煮梅”。它的制作技艺是以苦梅作原料,浸在陶罐内放在火塘的“ 子母火”(谷壳烧微火)灰中,持续加温1月—2月,待梅色黝黑时即停火食用。炖梅能搁大理炖梅
  • 喜洲粑粑是著名历史名城喜洲的一种特色小吃。喜洲粑粑,我们大理人的最爱,在路边,大老远就可以闻到粑粑的香味。是每个来大理的人必须吃的小吃。喜洲粑粑的制作主要原料为喜洲粑粑
  • 大理州大蒜主产五县市:大理市、弥渡县、祥云县、宾川县、洱源县,2009年大理州大蒜总播种面积14.81万亩,其中早熟大蒜8.483万亩。其中弥渡县大蒜种植面积均大理独头大蒜
  • 白族生皮是大理一带的白族人民传统的待客名菜。“吃生皮”的习俗,相传始于南诏时期,至今深受人们喜爱。凡是有白族人聚居的地方,一定有人吃“生皮”。白族人所吃的生皮,白族生皮
  • 中国烤鸭起源,据《中国烹饪大典》,起源于唐朝宫廷。惟其源流不清,证据不彰难以邃定。而有确凿记载的,实见于清末。清咸丰6年(1856)宜良兵燹。由宜良起兵发迹官至宜良烤鸭
  • 云南小吃工艺:其他锅巴油粉的制作材料:干豌豆5千克,精盐、芝麻油各100克,菜籽油200克,咸酱油1千克,醋、面酱、辣椒油各300克,香菜末、姜蒜汁、烫韭菜段各锅巴油粉
  • 乳饼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乳腐”。明朝的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写的就是“乳腐”,而把“乳饼”作为别名。只是,若是把乳饼叫作“乳腐”,很容易和腐乳混为一谈,因美味乳饼
  • 大理市特产
  • 喜洲粑粑
  • 大理市云南下关沱茶
  • 白族生皮
  • 大理市大理米凉虾
  • 大理市大理石
  • 大理市大理砂锅鱼
  • 大理市豌豆粉
  • 大理市大理生皮
  • 大理市白族喜洲粑粑
  • 大理市饵丝
  • 大理生皮
  • 大理市白族土八碗
  • 大理市大理雪梨
  • 大理奶糕
  • 大理市大理啤酒
  • 大理砂锅鱼